人類史上建造的最龐大天文設備、由十多個國家共同參與的“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(SKA)”項目,雖然選址確定在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澳大利亞等8國,但該望遠鏡核心設備——天線樣機的研制卻是由中國主導完成。
2月6日下午,由中國主導研制的SKA首臺天線(SKA-P)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(簡稱54所)啟動。據(jù)介紹,這個龐然大物包含主副兩個反射面,主反射面是一個15-20米的長六邊形,由66塊曲率各不相同、邊長約3米的三角形面板拼裝而成,面積達235平方米,超過半個籃球場大。
《環(huán)球時報》記者注意到,在下達“啟動”指令后,SKA-P在10米高的底座上,緩緩轉(zhuǎn)動反射體,猶如一只機敏靈活的“大耳朵”,俯仰之間,從15度到90度,緩緩掃過天際;水平轉(zhuǎn)動,左右270度,從容巡視天空,標志著它的正式面世。
“它的成功研制,標志著中國在SKA核心設備研發(fā)中發(fā)揮引領和主導作用,在國際大科學工程中,為世界成功提供‘天線解決方案’?!敝袊娍瓶偨?jīng)理劉烈宏說。據(jù)介紹,未來將有2500面這樣的反射面天線分布在澳大利亞、南非及非洲南部8個國家約3000公里的廣袤荒野中,它們的總接收面積達1平方公里,相當于140個足球場大小。建成后,SKA將成為地球上最大、最先進的科學設施,比目前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列——美國JVLA的靈敏度提高50倍,巡天速度提高10000倍。據(jù)專家估計,建成后的SKA,性能在本世紀至少保持30-50年的領先地位。
這樣的超級工程,背后的技術難度可想而知。SKA組織總干事菲利普·戴蒙德介紹說,一片雪花掉落地面時產(chǎn)生的能量,就超過迄今為止射電天文領域接收到的所有能量。這足以體現(xiàn)來自太空的射電信號有多么微弱,而要拾取這些信號,對設備的敏銳要求又有多高。
2015年幾經(jīng)評選,由54所提交的SKA天線初步設計方案,成為SKA后續(xù)研發(fā)的唯一設計方案,標志著中國開始在SKA天線研發(fā)中發(fā)揮引領作用。據(jù)54所SKA天線總設計師杜彪介紹,在重力、溫度和風載荷影響下,SKA-P主反射面的精度達到0.5毫米,副反射面精度達0.2毫米,綜合性價比超過目前所有同類天線。同時,它采用高電磁屏蔽天線座架設計,如果把天線的靈敏度比作“傾聽的能力”,那么高電磁屏蔽則是為這只“耳朵”傾聽宇宙聲音,屏蔽掉電子設備輻射的電磁信號。
此外,它采用全數(shù)字高精度伺服驅(qū)動控制系統(tǒng)、高精度座架和天線結(jié)構(gòu)的保型設計,實現(xiàn)了千分之三度的高指向精度,當接收到觀測指令時,它能精確地指向待測目標。同時,分布在3000公里范圍的幾千面天線要同步對準同一觀測目標,并持續(xù)同步跟蹤觀測,實現(xiàn)最大的接收效率,SKA-P在設計制造中實現(xiàn)了“步調(diào)一致聽指揮”的“高指向一致性”。
專家認為,SKA將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重要機遇,開啟人類探測宇宙的新紀元。它寄予著人類了解宇宙和生命奧秘的使命,將致力于揭示全球各國和人類共同關心的一些基本問題,如將探測宇宙、星系的起源和演化,尋找更多的星系,探尋孕育生命的新?lián)u籃、搜索外星生命等。(來源:環(huán)球網(wǎng) 科技)